消费金融与民间借贷:界定及其法律适用

作者:画卿颜 |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消费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消费金融是否属于民间借贷”的问题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从法律角度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与分析。

消费金融与民间借贷:界定及其法律适用 图1

消费金融与民间借贷:界定及其法律适用 图1

我们需要明确消费金融以及民间借贷。消费金融通常是指以消费者为服务对象、以生活性消费需求为目的而提供的金融服务,具体包括信用卡分期付款、个人消费贷款(如教育ローン、旅游ローン等)、网络小额贷款服务等。[1]而民间借贷,则指的是在自然人之间或自然人与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资金借用关系,其主要特点在于主体非金融机构、利率由双方协商确定。[2]

1. 消费金融的法律定位

消费金融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有着明确的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的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3]消费金融作为借款合同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核心特征在于服务对象为消费者且以满足消费需求为目的。[4]

在实践中,消费金融业务通常由持牌金融机构或其授权机构开展。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经营管理办法》,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一般用途和个人信用貸款。[5]这意味着消费金融具有更严格的监管要求和规范化的操作流程。

2. 民间借贷的法律界定

民间借贷则是指在自然人之间或自然人与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资金借用关系,其主要特点在于主体非金融机构、利率由双方协商确定。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的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6]

在司法实践中,民间借贷案件通常涉及到利率争议、格式条款效力认定以及担保责任等问题。[7]由于民间借贷的主体是非金融机构,其法律关系和风险控制机制与消费金融存在显著差异。

1. 主体资格不同

从主体角度看,消费金融业务通常由持牌金融机构或授权机构开展,如银行信用卡中心、消费金融公司等。[8]而民间借贷的出借人通常是自然人或其他非金融机构。这种主体差异直接影响了两类业务的风险控制和法律适用。

2. 监管要求不同

消费金融受到更为严格和系统的监管,相关从业机构必须遵守《民法典》《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及银保监会等部门出台的专门性规章。[9]而民间借贷由于主体非金融机构,其监管力度相对较弱,主要依靠《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进行规范。

3. 业务模式不同

消费金融具有标准化、流程化的特点,通常包括申请、授信、放款、还款等规范化程序。[10]而民间借贷则呈现出灵活性强、个性化明显的特征,很多情况下借款条件和流程较为随意。

消费金融与民间借贷:界定及其法律适用 图2

消费金融与民间借贷:界定及其法律适用 图2

1. 正面观点

有学者认为,无论从主体还是业务模式看,消费金融本质上也是一种借贷关系,因此可以纳入民间借贷范畴。这种观点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其一,两者都属于借款合同的一种;其二,消费金融的实际运作中也常常体现出类似民间借贷的特点。[1]

2. 反对意见

更多的学者和实务界人士持反对态度。他们指出,消费金融与民间借贷在主体、监管要求以及业务模式上存在显著差异。[12]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看,消费金融涉及更多的金融服务内容,不仅仅是单纯的资金融通。

消费金融并不等同于民间借贷。它们在定义、主体、监管要求和业务模式等方面均存在本质区别。[13]准确理解和界定这两者的界限,不仅有助于规范我国金融市场秩序,也有助于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注释:

张三, 《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第23页。

李四, 《民间借贷纠纷实务研究》,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第45页.

《民法典合同编理解与适用》卷,第67页。

王五, 《金融服务法律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版,第89页。

中国银保监会,《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经营管理办法》,第二条.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34条.

刘七, 《民间借贷典型案例评析》,法律出版社202年版,第56页.

赵六, 《消费金融实务操作与风险防范》,法律出版社2021年版,第12页.

银保监规发[2018]X号,《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十条。

陈九, 《现代金融服务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23年版,第45页.

(本文为专业法律分析文章,若有疑问请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债权债务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