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民间借贷证据目录范本
总则
1.1 本范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旨在规范民事民间借贷诉讼中证据的收集、整理和提交,为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提供依据。
1.2 本范本适用于我国境内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民间借贷纠纷,不包括基于合同、侵权等其他法律关系产生的纠纷。
1.3 本范本所涉及的民间借贷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口头或书面借款关系,包括借条、借款协议、贷款合同等形式。
1.4 本范本所称证据,是指在民事诉讼中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文件、物证、证人证言等。
1.5 本范本包括证据的分类、收集、整理、提交等内容,旨在为当事人提供全面的民间借贷证据收集、保管和使用的指导。
证据分类
2.1 借条
2.1.1 借条是借款双方达成借款事实的书面证据,包括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利息、还款期限、借款地点等内容。
2.1.2 借条应当由借方和贷方签字或盖章,并注明日期。如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先行签订借条,后协商补充。
2.1.3 借条一式两份,借方保存一份,贷方保存一份。如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另签订一份借条,但应注明双方对借条内容的协商情况。
2.2 借款协议
2.2.1 借款协议是借款双方达成借款事实的书面协议,包括借款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期限、提前还款条款等内容。
2.2.2 借款协议应当由借款双方签字或盖章,并注明日期。如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先行签订借款协议,后协商补充。
2.2.3 借款协议一式两份,借款方保存一份,贷方保存一份。如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另签订一份借款协议,但应注明双方对借款协议内容的协商情况。
2.3 贷款合同
2.3.1 贷款合同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与借款人签订的贷款协议,包括贷款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期限、担保等内容。
2.3.2 贷款合同应当由贷款方和借款人签字或盖章,并注明日期。如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先行签订贷款合同,后协商补充。
2.3.3 贷款合同一式两份,贷款方保存一份,借款人保存一份。如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另签订一份贷款合同,但应注明双方对贷款合同内容的协商情况。
证据收集
3.1 当事人应当充分收集和保管相关证据,包括借条、借款协议、贷款合同等。
3.2 当事人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收集证据:
3.2.1 直接向对方当事人询问并制作笔录。
3.2.2 向见证人、证人、其他相关当事人询问并制作笔录。
3.2.3 检查、复制相关书证、文件、照片、录音、录像等。
3.2.4 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证据整理
4.1 当事人应当将收集到的证据按照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利息、还款期限等要素进行分类整理。
民事民间借贷证据目录范本 图1
4.2 证据应完整、清晰、真实、合法,能够反映案件事实。
4.3 当事人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承担责任。
证据提交
5.1 当事人应当在诉讼过程中,按照法律规定和法院要求,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
5.2 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应包括复制件、照片、录音、录像等。
5.3 当事人对提交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承担责任。
附则
6.1 本范本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6.2 本范本解释权归中华人民共和国。
6.3 本范本如有未尽事宜,由根据法律法规予以解释。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