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的三种犯法:你了解吗?
民间借贷的概念与法律规定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基于意思自治原则,通过约定方式进行的资金借贷活动。在我国,民间借贷受到法律保护,但也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96条规定:“合同是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约定互相借贷资金的行为。”
民间借贷的违法情况
1. 高利贷
高利贷是指放贷人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息,违反国家有关利率规定的借贷行为。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或者履行债务的期限、方式等确定。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否则属于高利贷。”高利贷给借款人造成了严重的生活困扰,损害了公共利益,因此是我国法律严格禁止的民间借贷行为。
2. 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家有关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以借贷、典当、承包、合伙、租赁、购销、招商引资、招收消费者等名义,向不特定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行为往往具有非法性、欺诈性和社会危害性,破坏了金融市场秩序,损害了公众利益,因此是我国法律严格禁止的民间借贷行为。
3. 校园贷
校园贷是指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借贷活动。由于在校大学生缺乏经济来源和还款能力,校园贷往往具有较高的利率和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校园贷行为不仅损害了在校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而且可能导致金融风险的传播,因此是我国法律严格禁止的民间借贷行为。
民间借贷的合法要求与注意要点
1. 合法要求
合法的民间借贷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民间借贷的双方自愿;(2)借贷资金的用途合法;(3)借贷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借款协议,明确借款金额、期限、利率等事项;(4)借贷双方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履行还款义务。
2. 注意要点
(1)明确借款金额和期限。民间借贷的双方应当在借款协议中明确借款金额和期限,确保借款金额真实、合法,并按照约定的期限履行还款义务。
(2)合法确定利率。民间借贷的双方应当遵循国家有关利率规定,避免高利贷行为。利率应当根据借款期限、借款金额等因素合理确定,并在借款协议中明确。
(3)注意合同的履行。民间借贷的双方应当按照借款协议的约定履行还款义务,确保合同的履行合法、有效。
民间借贷的三种犯法:你了解吗? 图2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合法的融资方式,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满足借款人的资金需求。民间借贷活动中出现的高利贷、非法集资和校园贷等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公众利益,破坏了金融市场秩序。在开展民间借贷活动时,应当注意合法要求与注意要点,确保借贷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民间借贷的三种犯法:你了解吗?图1
民间借贷的概念及特点
民间借贷,是指在民间进行的,以货币为主要借贷对象,且没有书面借贷协议的一种借贷活动。民间借贷具有以下特点:
1. 主体:民间借贷的主体为不特定社会公众,即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 对象:民间借贷的对象为货币。
3. 方式:民间借贷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4. 利息:民间借贷的利息由借贷双方自行协商确定,可以采用固定利率、浮动利率或者按期付息等方式。
民间借贷的三种犯法
1. 高利贷
高利贷是指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高于国家规定的利率,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6条规定:“国家有关法律对格式合同、通知、声明、默认等规定,不得限制合同自由订立和履行。”高利贷行为属于无效。
2. 暴力催收
暴力催收是指借贷人在借款过程中,采用暴力、威胁、恐吓等手段进行债务追讨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罚法》第42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一)故意破坏、占用、 pending...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