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利息过高起诉案例
案例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借贷活动日益猖獗,民间借贷利息过高的问题亦逐渐凸显。在此背景下,介绍一起民间借贷利息过高起诉案例,以期为类似案例提供参考。
案例背景
2018年,乙某因急需资金,向甲某借款人民币10万元,约定月利率为2%。甲某与乙某未签订书面借款协议,但乙某向甲某出具了借款条,载明借款金额、利率等事项。双方约定,乙某应在借款之日起一个月内将借款款项支付给甲某。
事件起因
乙某借款后,并未按照约定履行还款义务。甲某多次催收,但乙某以各种理由拖延还款。在乙某逾期不还的情况下,甲某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某承担借款本金及逾期利息。
法院审理
法院审理认为,乙某与甲某的借款关系明确,乙某应按照约定履行还款义务。乙某逾期不还,已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96条规定,乙某应支付逾期利息。
法院认为甲某的诉讼请求符合《关于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第2款的规定,即民间借贷利息过高的,出借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或者履行债务期间基准利率加倍处罚。
判决结果
法院判决乙某按借款本金10万元及逾期利息加倍处罚,即按年利率48%计算,共计支付3.2万元。
民间借贷利息过高起诉案例 图1
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乙某与甲某的借款关系明确,乙某应按照约定履行还款义务。但乙某逾期不还,已构成违约。甲某委托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某承担借款本金及逾期利息。
法院审理认为,乙某应支付逾期利息。根据《关于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第2款的规定,民间借贷利息过高的,出借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或者履行债务期间基准利率加倍处罚。
本案例的启示在于,民间借贷活动中,双方应当明确借款金额、利率等事项,并签订书面借款协议,以避免因利息过高产生的法律纠纷。出借人在民间借贷活动中应谨慎判断借款人的信用状况,避免因借款人违约导致自身损失。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