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鼎经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企业合规管理|虚假招聘广告的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

作者:沫离伤花ゝ |

现代社会中,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求职者寻找工作的主要渠道之一。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形式的虚假招聘信息充斥网络,给广大求职者带来极大的困扰和经济损失。虚假宣传招工信息是否违法?又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呢?

虚假宣传招工信息

虚假招聘广告是指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故意发布与实际工作内容不符或根本不存在的岗位招聘信息。常见的手法包括虚构公司名称、夸大薪酬待遇、隐瞒劳动条件、设置不合理要求等。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求职者的合法权益,还扰乱了就业市场秩序。

虚假宣传招工信息的法律性质

企业合规管理|虚假招聘广告的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 图1

企业合规管理|虚假招聘广告的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 图1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如果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隐瞒或虚构相关信息,则构成欺诈。

虚假宣传招工信息的违法表现形式

1. 虚构公司资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空壳公司发布高薪招聘信息,甚至伪造营业执照等证件以骗取求职者信任。

2. 夸大薪酬待遇:故意抬高工资水平或福利待遇,如“年薪50万”、“月薪过万”,吸引求职者上当受骗。

3. 虚假工作编造不存在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甚至虚构具体工作任务。

4. 设置不合理要求:以收取押金、中介费等名义骗取钱财,或要求求职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

企业合规管理|虚假招聘广告的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 图2

企业合规管理|虚假招聘广告的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 图2

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法律责任

1. 民事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律规定, 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处以罚款; 情节严重的, 吊销营业执照。”如果企业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并实际收取求职者费用,将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2. 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以招聘为名实施诈骗的行为构成诈骗罪,最高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刑法修正案(十一)》还明确将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纳入刑法规制。

3. 行政责任

根据《就业服务与管理规定》,用人单位若存在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对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营业执照。相关企业及负责人还将被列入企业信用黑名单。

企业如何规避招聘环节的法律风险

1. 建立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应当制定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确保招聘信息的真实性。hr部门需对岗位需求进行审核,保障岗位信息公开透明。

2. 规范招聘渠道

选择 reputable的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避免通过非法中介或社交媒体散布不实信息。

3. 加强员工培训

定期对 recruitment team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增强法律意识,杜绝意无心之失。

4. 建立监督机制

畅通投诉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於收到的异议信息要及时回应并改正。

在当今信息化背景下,企业更应该遵守法律法规,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发布招聘广告时务必真实、准确、完整地展示企业及岗位信息,切忌心存侥幸心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健康的劳动市场秩应。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债权债务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