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鼎经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刑法修正案九与环境犯罪:背景下的刑事法治应对

作者:一树摇光 |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和人民群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个背景下,《刑法修正案(九)》于2015年正式颁布,并于次年实施。这是我国继《刑法修正案(八)》之后又一次对刑法典进行的重要修改,其中关于环境犯罪条款的变化尤为引人注目。从刑法修正案九的立法背景、主要内容及对环境犯罪治理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刑法修正案九与环境犯罪的关系概述

《刑法修正案(九)》共计五十二条条文,涵盖了暴力恐怖犯罪、网络犯罪、犯罪等多个领域。涉及环境保护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完善环境污染犯罪的法律规制方面。具体而言,修正案将原来分散在《刑法》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中的多个罪名进行了整合和修改,特别是针对实践中频发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新增了相关罪名并细化了量刑标准。

从立法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对环境污染犯罪的关注并非始于修正案九。早在197年《刑法》修订时就已将环境污染犯罪纳入2021年的《刑法修正案(八)》更是明确提出“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高压态势”。相较于之前的立法实践,修正案九无论是在罪名设置还是在刑罚配置上都体现了更高的立法智慧和更强的时代针对性。

刑法修正案九与环境犯罪:背景下的刑事法治应对 图1

刑法修正案九与环境犯罪:背景下的刑事法治应对 图1

刑法修正案九对环境犯罪治理的影响

从具体条文来看,修正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刑事规制:

刑法修正案九与环境犯罪:背景下的刑事法治应对 图2

刑法修正案九与环境犯罪:背景下的刑事法治应对 图2

1. 扩大打击范围:新增了拒不整改重大环境污染隐患罪、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罪等罪名。这些新增罪名使得法律能够更全面地覆盖环境污染的不同环节和表现形式。

2. 细化入刑标准:修正案九对环境污染犯罪的入罪门槛进行了更为科学的规定,不再单纯以造成严重后果为入罪条件,而是将行为本身的违法性和危险性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在非法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铬超标的废物等情形下,即使未造成实际损害,也有可能构成犯罪。

3. 强化刑罚力度:对于拒不执行环境监管机构责令停产停业决定的行为,修正案九加重了处罚力度,最高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还增加了单位犯罪的处罚规定,体现了"双罚制"原则。

4. 增设特别条款:针对生态环境的特殊性,修正案九设置了专门针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要区域的环境污染行为加重处罚的规定。在这些区域内实施污染行为的,将面临更严厉的刑事追责。

风险预防理念在环境犯罪治理中的体现

现代环境法学研究表明,环境污染的防控应当采取事前预防与事后治理相结合的方式。修正案九正是体现了这一思路,新增了多个"防患于未然"的罪名:

1. 增设环境风险防控义务:修正案九要求企事业单位必须履行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的法定义务,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将环境合规纳入企业管理的重要范畴。

2. 严厉打击环境监测造假行为: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环境监测数据造假问题,修正案九设立了专门罪名,对篡改监测数据的行为进行刑事打击。这一规定不仅有助于确保环境数据的真实性,也为后续的环境治理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 强化企业环保合规责任:通过提高违法成本,倒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认真落实环保要求,将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日常管理。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刑事司法保护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部分地区属于生态功能区和敏感区域,在这些区域内实施污染行为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修正案九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专门针对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违法犯罪行为制定了特别规定:

1. 提高污染犯罪的刑罚幅度:在国家确定的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内实施环境污染行为的,依照修正案九的规定将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

2. 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严惩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压态势。

3. 注重恢复性司法的应用:在办理污染犯罪案件时,积极探索运用生态修复令、公益诉讼等制度,将修复生态环境的要求落到实处。

与建议

尽管刑法修正案九对环境犯罪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的深入,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1. 构建专门的环境刑庭: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设立专业审理环境犯罪案件的法庭或合议庭,提高审判的专业化水平。

2. 加强国际合作: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应当积极借鉴国际经验,推动建立跨境污染犯罪的司法合作机制。

3. 强化配套制度建设:完善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还要加强对基层执法人员的培训,提升执法能力水平。

4. 培育环境公益诉讼文化:通过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环境违法行为的良好氛围。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刑法修正案九在环境犯罪治理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实践探索,为我国 environmental law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应当继续深化环境法治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法律规定,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债权债务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