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鼎经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仲裁不予立案的常见原因及解决途径》
概念与定义
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在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义务的纠纷,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裁决的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基本方式。
劳动争议仲裁不予立案,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到劳动争议仲裁申请后,经过审查,认为符合仲裁条件的有待仲裁,但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之间的协议或者 other special circumstances,决定不受理仲裁申请的情况。
法律规定与程序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依法受理劳动争议仲裁申请,并依法进行仲裁。劳动者申请仲裁,应当提供与争议有关的证据材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后,认为符合仲裁条件的,应当受理。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作出受理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提供仲裁员名册和仲裁程序。当事人对仲裁员名册有异议的,可以要求仲裁委员会重新制作。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前,劳动者申请先从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后,当事人又向其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其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不予立案。
情形与后果
1. 情形:
(1)违反法律规定申请仲裁的;
(2)超过法定申请仲裁期限的;
(3)劳动争议已经调解成功的;
(4)劳动争议已经和解成功的;
(5)劳动争议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6)不符合仲裁程序要求的。
2. 后果: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不予立案决定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受理决定的,当事人可以依法进行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不予立案,是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了解劳动争议仲裁的法律规定和程序,在发生劳动争议时,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争议仲裁不予立案的常见原因及解决途径》图1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的双方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包括劳动权利的侵害和劳动义务的履行等。当劳动争议发生时,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仲裁请求,请求劳动仲裁委员会对争议进行仲裁。在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劳动仲裁委员会可能会决定不予立案,这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困扰。了解劳动争议仲裁不予立案的常见原因及解决途径,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劳动争议仲裁不予立案的常见原因
1. 超出仲裁时效
仲裁时效是指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的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条例》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如果当事人在仲裁时效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但未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请求在法定期限内,仲裁委员会可能会决定不予立案。
2. 仲裁申请不符合法定格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条例》的规定,劳动仲裁申请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提出。如果当事人在申请仲裁时未按照法定格式书写申请,仲裁委员会可能会决定不予立案。
3. 仲裁申请所列事项不符合法定范围
劳动争议仲裁的范围包括劳动关系的建立、变更、终止、损害赔偿、补偿以及其他与劳动有关的问题。如果当事人在申请仲裁时所列事项超出劳动关系的范围,仲裁委员会可能会决定不予立案。
4. 仲裁申请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仲裁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条例》的规定,仲裁申请人有义务参加仲裁活动。如果仲裁申请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仲裁活动,仲裁委员会可能会决定不予立案。
劳动争议仲裁不予立案的解决途径
1. 申请时间超过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仲裁不予立案的常见原因及解决途径》 图2
如果仲裁申请时间超过仲裁时效,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对超过仲裁时效的劳动争议进行受理,并依法进行审理。
2. 仲裁申请不符合法定格式
如果劳动仲裁申请不符合法定格式,当事人可以要求仲裁委员会补正申请材料。如果仲裁委员会仍决定不予立案,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复议。
3. 仲裁申请所列事项不符合法定范围
如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仲裁申请所列事项超出劳动关系的范围,可以告知当事人重新提出申请。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委员会的要求重新提出申请,如果仍然不符合法定范围,仲裁委员会仍可以决定不予立案。
4. 仲裁申请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仲裁活动
如果仲裁申请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仲裁活动,仲裁委员会可以通知当事人参加仲裁活动。如果当事人仍然拒绝参加仲裁活动,仲裁委员会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作出决定,不再立案。
劳动争议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重要方式。虽然在仲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予立案的情况,但当事人可以通过了解劳动争议仲裁不予立案的常见原因及解决途径,为自己的维权之路提供有力的支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也应当注重劳动关系的建立、变更、终止等环节的合规性,以避免因合规不当而引发劳动争议。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