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债务催收管理办法

作者:醉绾青丝蛊 |

总则

为规范企业债务催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债务催收工作。

催收原则

1. 企业债务催收工作应当遵循合法、合规、公正、诚信的原则。

2. 催收人员应当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企业债务催收管理办法 图1

企业债务催收管理办法 图1

3. 催收工作应当注重对企业credibility的尊重,避免采取不合规的方式进行催收。

催收程序

1. 催收前准备

(1)梳理债务信息:催收人员应对债务人的基本信息、债务数额、债务性质、债务期限等相关信行梳理,为催收工作提供依据。

(2)制定催收计划:催收人员应根据债务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催收计划,明确催收的时间节点、催收方式等。

2. 催收方式

(1)电话催收:催收人员可以通过电话的方式,向债务人说明债务情况,催促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

(2)书面催收:催收人员可以通过书面信函、等方式,向债务人说明债务情况,催促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

(3)现场催收:催收人员可以前往债务人的现场,采用面对面的方式,向债务人说明债务情况,催促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

(4)法律途径催收:对于债务人未履行还款义务的情况,催收人员可以依法采取诉讼、仲裁等方式,通过法律途径催收债务。

3. 催收记录与归档

(1)催收人员应在催收过程中做好相关记录,包括催收时间、催收方式、债务人反馈等。

(2)催收结束后,催收人员应将催收记录进行归档,保存期限不少于五年。

风险控制与纠纷处理

1. 风险控制

(1)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催收人员应在催收前对债务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判断催收可能面临的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范。

(2)加强内部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催收管理制度,明确催收职责、权限、程序等,防范催收风险。

2. 纠纷处理

(1)协商解决:在催收过程中,如遇到债务人未能履行还款义务的情况,催收人员应积极与债务人进行协商,寻求解决方案。

(2)诉讼/仲裁解决:如协商无果,催收人员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仲裁解决。

附则

1.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企业债务催收管理办法由企业总部负责制定和实施,如有特殊情况,可报请企业上级单位或者相关部门予以指导。

3. 本办法如与国际法的规定相抵触,以国际法为准。

4. 本办法解释权归企业总部所有。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债权债务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