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债权法定抵消的要件及判断标准
债权法定抵消是指在合同中,当债务人的债务已经届期,而债权人的债权也届期时,债务人的债务和债权人的债权可以相互抵消,从而达到消灭债务的效果。但是,合同债权法定抵消并不是一种普遍适用于合同债权抵销的方法,而是需要符合一定的要件才能实现。
合同债权法定抵消的要件
1. 债务已经届期,债权也已经届期
合同债权法定抵消的项要件是,债务已经届期,债权也已经届期。债务届期是指债务的履行期限已经届满,而债权届期是指债权人的履行期限已经届满。如果债务和债权均未届期,则不能实现合同债权法定抵消。
2. 债务与债权相互抵消
合同债权法定抵消的要件及判断标准 图1
合同债权法定抵消的第二个要件是,债务与债权相互抵消。也就是说,债务人的债务必须与债权人的债权等值,才能实现合同债权法定抵消。如果债务和债权不等值,则不能实现合同债权法定抵消。
3. 债务已经得到履行或者应当得到履行
合同债权法定抵消的第三个要件是,债务已经得到履行或者应当得到履行。如果债务还没有得到履行,或者已经得到履行但债权人的债权还没有得到履行,则不能实现合同债权法定抵消。
4. 债务人的债务与债权人的债权均无法律上的义务或法律上的抵销关系
合同债权法定抵消的第四个要件是,债务人的债务与债权人的债权均无法律上的义务或法律上的抵销关系。如果债务人的债务与债权人的债权存在法律上的义务或法律上的抵销关系,则不能实现合同债权法定抵消。
合同债权法定抵消的判断标准
在判断是否可以实现合同债权法定抵消时,需要根据上述要件进行逐一核对。如果债务和债权均届期,且债务与债权相互抵消,且债务已经得到履行或者应当得到履行,且债务人的债务与债权人的债权均无法律上的义务或法律上的抵销关系,则可以考虑实现合同债权法定抵消。
具体而言,在判断是否可以实现合同债权法定抵消时,可以采用以下标准:
1. 债务已经届期,债权也已经届期
在判断债务和债权是否已经届期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债务已经届期,是指债务的履行期限已经届满。如果债务的履行期限尚未届满,则不能实现合同债权法定抵消。
(2)债权也已经届期,是指债权人的履行期限已经届满。如果债权人的履行期限尚未届满,则不能实现合同债权法定抵消。
2. 债务与债权相互抵消
在判断债务与债权是否相互抵消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债务与债权相互抵消,是指债务人的债务和债权人的债权等值。如果债务和债权不等值,则不能实现合同债权法定抵消。
(2)债务与债权相互抵消,还要求债务和债权均是现金债务。如果债务和债权不是现金债务,则不能实现合同债权法定抵消。
3. 债务已经得到履行或者应当得到履行
在判断债务是否已经得到履行或者应当得到履行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债务已经得到履行,是指债务人的债务已经全部或者部分得到了债权人的履行。如果债务人的债务还没有得到履行,则不能实现合同债权法定抵消。
(2)债务应当得到履行,是指债务人的债务在履行期限内应该得到债权人的履行。如果债务人的债务在履行期限内没有得到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