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赠与能否对抗债权人:法律问题探讨
在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中,婚内赠与作为一种特殊的赠与方式,其性质和效果与普通赠与存在较大差异。在婚姻关系中,夫妻间的财产问题涉及到夫妻共同财产的划分、赠与、继承等多个方面。婚内赠与是一个较为热点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婚内赠与能否对抗债权人,以期为相关法律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婚内赠与的概念及性质
婚内赠与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为了表示对另一方的关爱、感谢或者认可是特定财产的赠与,应归入夫妻共同财产。根据《婚姻法》第19条的规定,夫妻可以约定赠与财产,但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造成夫妻财产纠纷的,应当采用有利于妇女、儿童、老人以及其他特定受益人的原则进行处理。
婚内赠与具有以下特点:
1. 赠与主体特定。婚内赠与仅限于夫妻双方,赠与的对象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内赠与能否对抗债权人:法律问题探讨 图1
2. 赠与目的特定。婚内赠与是为了表示夫妻间的关爱、感谢或者认可是特定财产的赠与,应归入夫妻共同财产。
3. 赠与合同特定。婚内赠与需要签订赠与协议,明确赠与财产的数量、价值、归属等事项。
婚内赠与能否对抗债权人
在夫妻关系中,如果债权人向夫妻一方主张权利,夫妻另一方能否以婚内赠与对抗债权人呢?
1. 婚内赠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一部分。根据《婚姻法》第19条的规定,夫妻可以约定赠与财产,但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造成夫妻财产纠纷的,应当采用有利于妇女、儿童、老人以及其他特定受益人的原则进行处理。婚内赠与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2. 婚内赠与协议是夫妻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在婚内赠与协议签订时,夫妻双方均表示自愿、真实、合法,不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等情形,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用合法的格式,履行合法的程序,没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和规定的不利内容,符合双方真实意愿的,合同有效。婚内赠与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夫妻双方应按照协议内容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3. 婚内赠与协议的效力优于债权人的追讨权。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通过婚内赠与协议,将特定财产归入夫妻共同财产,这是夫妻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具有法律效力。而债权人向夫妻一方主张权利时,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其权利的合法性。如果夫妻一方能够提供有效的婚内赠与协议,那么债权人就无法以婚内赠与对抗夫妻一方。
婚内赠与作为一种特殊的赠与,具有其独特性质和效果。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通过婚内赠与协议,将特定财产归入夫妻共同财产,具有法律效力。在夫妻一方面临债权人追讨权利时,婚内赠与协议可以作为对抗债权人的有效依据。当然,夫妻双方在签订婚内赠与协议时,应充分了解协议的内容和效力,避免因协议效力问题导致纠纷。在实际操作中,夫妻双方可以结合自身情况,专业律师,制定合适的婚内赠与协议,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