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申请终结执行期限的期限与程序分析
债务人申请终结执行期限,是指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后,债务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消除对其财产的执行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消除对其财产的执行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决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裁减、延长执行期限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减、延长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决定。
债务人申请终结执行期限的条件
(一)债务已经履行完毕
债务履行期届满,债务人已经按照合同或者法律规定履行了全部债务,包括主债务和利息、违约金等附属债务。此时,债务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消除对其财产的执行期限。
(二)没有新的债务或者新债务已经接入执行
如果债务人在执行期限内还有新的债务,或者新债务已经接入执行,债务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执行期限,但不得申请消除对其财产的执行期限。
(三)申请消除执行期限符合法律规定
债务人申请消除对其财产的执行期限,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其已经履行完毕所有债务,没有新的债务或者新债务已经接入执行。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查,并作出决定。
债务人申请终结执行期限的程序
(一)提出申请
债务人申请消除对其财产的执行期限,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其已经履行完毕所有债务,没有新的债务或者新债务已经接入执行。
(二)人民法院审查
人民法院收到债务人的申请后,应当依法审查。如果债务人已经履行完毕所有债务,且没有新的债务或者新债务已经接入执行,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决定,并通知债务人。
债务人申请终结执行期限的期限与程序分析 图1
(三)作出决定
人民法院在审查债务人申请消除对其财产的执行期限的过程中,如果认为债务人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应当作出决定,消除对其财产的执行期限。如果认为债务人的申请不符合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拒绝消除对其财产的执行期限,并通知债务人。
债务人申请消除对其财产的执行期限,是债务人在履行债务后的一种权利。债务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消除对其财产的执行期限,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提供相应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查,并作出决定。债务人申请消除对其财产的执行期限,不仅有助于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促进债务回收,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