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委员会制度|银行债权管理的核心机制

作者:久别辞 |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经营风险逐步显现,尤其是"僵尸企业"的大量存在,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构成威胁。在此背景下,银监会推出" creditors committee "(债权人委员会)制度,并正式将其纳入《商业银行法》和《破产法》的配套法规体系。系统阐述债权人委员会的基本概念、法律依据、运行机制及现实意义。

债权人委员会的概念与功能

债权人委员会是多家银行或其他债权人基于共同利益,在债务人发生偿债困难时,为实现债权资产最保值增值而成立的专业组织。通常由最大债权人担任主席行,负责召集会议、制定重组方案和监督执行。

根据银监发[2016]15号文《关于加强 creditor committee 建设的意见》,债权人委员会的主要功能包括:

债权人委员会制度|银行债权管理的核心机制 图1

债权人委员会制度|银行债权管理的核心机制 图1

1. 协调各债权银行行动,统一授信政策

2. 监测企业经营状况,评估偿债能力

3. 制定债务重组方案,维护全体债权人利益

4. 监督债务人财产保全

这一制度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金融监管的"整体性思维",避免了各债权银行分散行动带来的恶性竞争。

债权人委员会制度|银行债权管理的核心机制 图2

债权人委员会制度|银行债权管理的核心机制 图2

债权人委员会的法律依据

我国关于 creditor committee 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文件构成:

1. 银监会《商业银行法》及其实施条例

2. 关于适用《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3. 银监发[2016]15号文《加强 creditor committee 建设的意见》

4.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债务风险处置规定》

特别《企业破产法》第73条明确规定:"债权人委员会由依法对债务人享有债权的债权人组成,是债务人重整程序中的重要组织机构。"

债权人委员会的组建与运作机制

(一)组建条件

根据银监发[2016]15号文规定,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债务企业应当建立 creditor committee :

1. 负责金融债务余额超过一定规模(银行 lending 指标)

2. 向多于两家金融机构借款

3. 出现严重付息困难

(二)组织架构

债权人委员会成员通常包括:

1. 主席行:由最大债权银行担任,负责日常事务管理

2. 执行委员:其他主要债权银行派出代表

3. 专家顾问:必要时可聘请法律、财务等专业中介机构参与

(三)决策机制

采用"民主集中制"原则:

1. 日常事项由执行委员会讨论决定

2. 重案(如债务重组)需全体委员过半数同意

3. 对表决事项的异议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国际经验与借鉴

从全球实践看, creditor committee 制度已在主要经济体普遍建立,形成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1. 美国NDA制度:通过统一债务协议约束各债权人行动

2. 日本"过桥银行"模式:由一家银行牵头协调重组事务

3. 英国联合授信机制:强制要求多家银行参与

这些经验对完善我国 creditor committee 制度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当前实务中的主要问题与应对之策

(一)主要问题

1. 偿债压力大:部分企业债务负担过重,超出重组能力

2. 激励不相容:各债权银行利益诉求不一致,存在"搭便车"现象

3. 信息不对称:不同银行掌握的信息不完全一致

(二)应对之策

1. 建立统一的债务人信息披露机制

2. 完善联合授信管理政策

3. 强化信用风险分担机制

4. 提高债权人委员会的专业能力

5. 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工作协调

creditor committee 制度作为银行债权管理的重要制度创新,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企业债务重组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完善:

1. 完善法律体系:将 creditor committee 制度写入《商业银行法》

2. 加强监管协调: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

3. 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

4. 建立有效的违约惩戒机制

通过不断完善creditor committee制度,必将为我国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提供更有力的制度保障。

(本文所有信息均为虚构,不涉及真实个人或机构。)

【用户内容法律责任告知】根据《民法典》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本页面实名用户发布的内容由发布者独立担责。债权债务法律网平台系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未对用户内容进行编辑、修改或推荐。该内容与本站其他内容及广告无商业关联,亦不代表本站观点或构成推荐、认可。如发现侵权、违法内容或权属纠纷,请按《平台公告四》联系平台处理。

站内文章